联盟活动

换届赋能聚智慧 共谋发展开新局——中关村全球高端智库联盟第一届第六次理事长会议暨第二届第一次理事大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0日 17:25

1.png

会议现场


致辞嘉宾与主持人


联盟秘书长作第一届工作报告


联盟荣誉顾问作主题报告


颁牌仪式


联盟未来发展研讨


2025年11月7日,中关村全球高端智库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第一届第六次理事长会议暨第二届第一次理事大会在北京成功举行。本次大会以“换届赋能、凝聚共识、共谋发展”为核心,涵盖工作总结、嘉宾寄语、换届颁牌、发展研讨等环节。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葡萄牙、巴基斯坦等国家的近200名理事单位代表齐聚一堂,顺利完成联盟换届工作,共谋未来发展蓝图。

联盟第一届理事长、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科院”)院长伍建民开场致辞;联盟第一届秘书长、北科院国际与区域合作中心主任李军凯作工作报告;特邀嘉宾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北京市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以下简称“京促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志勇,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李志磊分别发表寄语;联盟荣誉顾问欧洲综合风险管理学会CEO亚历山大·约万诺维奇(Aleksandar JOVANOVIĆ)围绕国际智库合作主题作报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伟国主持以上环节。

伍建民在开场致辞中,回顾了联盟自2020年成立以来的五年发展历程,并强调了智库联盟今后肩负的责任。他说,联盟汇聚了来自19个国家的百余家智库机构,在品牌活动打造、多边国际治理参与、前沿领域联合研究、产学研用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效,努力成为全球智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链接全球智慧的重要桥梁、开展智库联合研究的重要基地,以及支撑国家战略实施和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伍建民表示,联盟要优化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扩大国际合作“朋友圈”,让更多优质智库资源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要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储备性、针对性的研究;强化与国际组织、各国科研机构、高校及企业的联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智库成果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李军凯作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系统总结了联盟五年来的发展成果。报告指出,联盟始终秉持“汇聚全球智识・服务创新发展”宗旨,构建“1+2+N”品牌活动体系,打造中关村论坛全球科技创新高端智库论坛、“智库之声”等交流平台,促进国内外智库思想互鉴;深度链接国际合作网络,积极融入APEC体系、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化金砖国家协同,为全球创新贡献智库方案;围绕国际合作、前沿领域研究等产出多部中英文著作与研究报告,推动优秀智库成果落地转化;持续扩容全球“朋友圈”,吸纳多国高端智库加入,完善专家库建设与组织管理机制,逐步成长为兼具国际影响力与协同效能的多边交流合作平台。

高志勇对大会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当前全球科技创新处于关键交汇点,全球性挑战的应对离不开各国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合作,民间组织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桥梁纽带作用。高志勇介绍了京促会作为全国首家地方性民间组织国际交流联合体的定位与成效,提及双方此前在中关村论坛“民间智慧•共享科技”论坛中的成功合作,肯定联盟成立以来搭建全球智库网络、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取得的成绩。他表示,期待联盟以换届为契机拓展合作网络、深化联合研究、推动成果转化,京促会将继续与联盟携手,为北京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注入民间外交动能。

李志磊表示,联盟立足全球创新格局搭建多边合作平台,汇聚多国智库力量,通过国际研讨、联合研究等形式促进中外创新理念互鉴,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注入新动力。他指出,当前全球创新格局深度调整,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北京正全力打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联盟作为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的重要桥梁,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将持续优化政策环境、搭建合作平台,支持联盟优化组织架构、吸纳优质智库力量,在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全球创新协同中发挥更大作用,期待联盟与各成员单位携手打造高水平国际智库合作平台,为全球科技创新治理贡献智慧与力量。

联盟荣誉顾问亚历山大·约万诺维奇教授聚焦“从愿景规划到实际成果”主题,提出构建“一带一路”韧性与创新中心网络(BRaINet)的倡议,重点分享了联合16个国家50余位专家合作撰写的《Innovation for Enhanced Resilience and Sustainability along the Belt & Road Initiative》,该书涵盖可持续发展、新技术应用等多领域案例与实践路径。他还介绍了2026年北京国际科技合作生态系统韧性研究等后续项目规划。他强调,联盟应聚焦新兴技术、人才引育等领域,为“一带一路”倡议落地与全球创新发展格局构建贡献力量。

大会举行的颁牌仪式,标志着联盟正式进入第二届发展阶段。根据《中关村全球高端智库联盟章程》及投票审议结果,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当选为第二届联盟理事长单位,伍建民担任理事长,李军凯担任秘书长;欧洲综合风险管理学会、天津社会科学院增选为副理事长单位;新增来自中国、葡萄牙、南非、巴基斯坦、意大利等国家的13家智库机构成为理事单位。截至本次理事大会闭幕,联盟理事单位共有102家、来自19个国家。高志勇、李志磊和伍建民分别为理事长单位、新增副理事长单位、新增理事单位、理事长和秘书长颁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技管理处处长韩涛主持颁牌仪式。

在联盟未来发展研讨环节,李军凯从“广度、深度、亮度、温度、高度”五个维度介绍规划:在广度上,持续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金砖国家合作网络;在深度上,聚焦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绿色转型等领域开展跨学科联合研究;在亮度上,强化“1+2+N”品牌活动与国际高端平台融合,提升国际传播力;在温度上,升级中英文网站、公众号等平台,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在高度上,探索建设国际科技组织,助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来自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施普林格自然、全球丝绸之路研究联盟等20余家单位代表,围绕“品牌升级”“资源对接”“联合研究”等议题建言献策,为新一届联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方向。

伍建民作大会总结发言。他回顾了联盟五年来从19家发起单位成长为覆盖19个国家、汇聚102家智库机构的发展历程,肯定了品牌活动打造、国际合作深化、重磅成果产出等方面的显著成效,并对各理事单位在发展研讨环节提出的宝贵建议表示感谢。伍建民提出,新一届理事会计划推进四项重点工作,一是以“胸怀全局、登高望远”的境界,锚定国家战略,开展智库研究;二是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拓展全球网络,提高国际传播能力;三是以“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合力,深化协同创新,让智库成果从“纸上”落到“地上”;四是以“革故鼎新,永无止境”的锐气,优化服务效能,凝聚发展合力。

下午,参会代表集体前往2014年APEC会议、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峰会会址雁栖岛、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实地重温和感悟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国外交的光辉历程和非凡成就,进一步增强了推动国际交流合作、服务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联盟走过了第一个蓬勃发展的五年,正值“风华正茂、挥斥方遒”,正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奔赴下一个金色的五年!联盟将秉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理念,汇聚全球智识、服务创新发展,为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智库力量”!

(联盟秘书处 文/摄)